现在还有配资平台吗 曾国藩:真正强大的人,都有这3个特质
作者:麦子
梁启超这样评价曾国藩:
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强大,却没有看到别人背后的努力。
读完曾国藩的一生,才知,强大的人并非天生强大,只是他们经过种种考验,有能力为自己抵御风浪。
脚踏实地
年轻时的曾国藩,自知资质平平,便以勤补拙。他每晚必读书至深夜,晨起又继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在知识面前十分谦虚谨慎,每本书都要逐字读,而且非常有耐心,一本书未看完,断不看下一本,一句不通,不读下句,今日不通,明日继续,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不能睡觉。
他考秀才考了九年,中秀才的第二年又中举人,四年后,再高中进士。
而他那些早早考中的同学,后来连举人也没有出来一个,他总结这段考学经历,说得益于自己走得慢,基础打得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相对于技巧与捷径,他更擅长脚踏实地。在他眼里,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即使后来他功成名就,仍然以这种笨拙、踏实的方式精进自己。
这种方法看似慢,实则是快,因为那才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基础扎实坚如磐石。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意脚踏实地,遇到困难就避而远之,结果基础一点也不牢靠。
开始走慢一点,走稳一点,不要着急。
因为那是在夯实基础,如果只想着早早冲在前面而忽略了根基的重要性,结果注定走不长远。
孔子有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生路上,别急于求成,慢慢来,比较快。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自我反省
曾国藩制定 “日课十二条”,包括早起、读书、写字、静坐、省过等,每日严格执行,风雨无阻。
其中,“省过”一项尤为突出,他每晚都会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记录过失并思考改进之法。
一日,他赴杜兰溪之子的婚礼后,午后原想归舍以勤修学问。然忆及当日乃何子敬生辰之期,遂心生一念,往贺其寿。
饭后,又在何子敬的挽留下听昆曲,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他在日记中写道:
明知尽可不去,而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旋的意思,又有姑且随流的意思。
总是立志不坚,不能斩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决心,戒之。
他为自己浪费时间很是自责,他深刻地反省自己,认为有些社交活动其实可去可不去。说明自己立志不坚。
他决心减少无用社交,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内修。这种自我迭代的精神,使得他的能力日益精进。
反省是一面镜子,亦是成事的关键。
它促使我们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每个人都曾有过后悔的时刻。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反省,并修正自己。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去学一技之长却总是一无所成,从不反省自己是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些人明知道熬夜的危害,却任由自己追剧、玩游戏到深夜,从不反思这样做的危害;有些人清楚运动有益身体健康,但总是三分钟热度,从不反省自己为何难以坚持。
人生是一场觉醒之旅,倘若自己不能有所反省,谁也救不了你,最终结局也不过是浑浑噩噩就过完了一生。
人之一生是一个不断自我迭代的过程,真正厉害之人,往往懂得反思自己,不断地精进自己。
不露锋芒
曾国藩的谋士赵烈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咸丰九年,有一个神秘人物出现在桐城。
他自称是朝廷派下来视察各地的大员,说话行事都故作神秘,真有大员被他的气势震慑到,对他行君臣之礼,他也照收不误,一时间惹得大员们都以为真是朝廷派来的皇亲国戚或者就是皇帝本人微服私访。
这位神秘人物差人将一黄纸“诏书“送至曾国藩住处,曾国藩阅其”诏书“,见文理大多荒谬错误,但又似乎有意透露一些政治内幕。
曾国藩看破后,将此信放在一边,不再理会。此人见讹曾国藩不成,再转战下家,最后不知下落。
如果是年轻时的曾国藩,他一定会将此人拿下,上报朝廷。但此时的曾国藩早已收起锋芒,在官场游刃有余了。
他深知如果追究此事,恐怕此人会引起牢狱,从而牵动其他人。这样,他又会得罪人。以前的他吃过太多这种亏,所以,现在他不愿再这么做。
人生在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必太过较真。不露锋芒并非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道德经有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一个人只有摒弃那种外显的锐气和浮燥情绪,代之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觉悟,才是上等的人生态度。
人之强弱,事之成败,不在于声势之大小,亦不在于手段之强硬,而在于因时制宜,顺势而为。
真正活得清醒的人,都懂得藏住锋芒,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
曾国藩说:“凡事极困极难,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遭遇风雨,陷入困难的漩涡。
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窘困,强大的人拥抱变化,弱小的人叫苦连天。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源自于内心的修炼与不懈地自我抗争。
抵挡生活的风雨,不是逃避或抱怨,而是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编校:曾子芙;审核:丁鹏;核发:霍俊明现在还有配资平台吗